柬埔寨前总理洪森在社交媒体投下一颗“录音炸弹”——泰国总理佩通坦私下吐槽军方高层“不听指挥”“像疯子”,甚至直言“军队是政府的对立面”。 这段通话内容瞬间点燃泰国政坛火药桶。 要知道,泰国军方历来是“碰不得”的禁区:佩通坦的父亲他信、姑姑英拉都因得罪军方被推翻,而军方高层任命权直接掌握在泰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手中。 洪森的算计很明确:借录音挑拨军方与政府关系,制造内乱,趁势在泰柬边境争议领土“茄子山”捞取利益。
但意外的是,泰国政坛并未如预想般分裂。 军方虽震怒,泰王却选择彻底沉默——不表态、不追责、甚至取消了原定7月28日举办的73岁生日盛典。 王宫宫务处仅冷冷发通知:“为国家安全考虑,一切庆典停止”。 洪森等来的不是泰国政变,而是一场无声的政治反击。
泰王的“沉默战术”:以退为进的三重棋
第一重:用取消庆典凝聚全民共识
往年的泰王生日是举国狂欢日:金佛寺千僧祈福、王宫张灯结彩、百姓披黄盛装,电视台连续三天直播。 但2025年7月28日,曼谷街头一片肃静。 泰王以“战时状态”为由取消庆典,将王室仪式转化为“与民共患难”的象征。 民众自发穿上黄色王室象征服,寺庙诵经内容从祝寿转向“保卫国土”,政府高官集体披黄示忠。 一纸通知,让黄色从王室符号升格为全民共识,连佩通坦和他信家族也穿上黄衣公开表态,向王室低头。
第二重:给佩通坦“软着陆”留后路
当宪法法院以9:0投票结果暂停佩通坦总理职务时,泰王却批准她转任文化部长。 这个职位看似降级,实为政治庇护:文化部2024年预算激增40%,手握“软实力”国家战略,负责推动泰餐、泰拳等文化符号出口(年创汇120亿美元)。 佩通坦上任后立即叫停向柬埔寨归还高棉文物,推动泰国传统服饰申遗,直接反击洪森的文化争议操作。 泰王默许她以文化部长身份留在内阁,既避免为泰党彻底倒向反王室阵营,又保留制衡军方的棋子。
第三重:为军方行动开绿灯
泰王沉默期间,泰军突然在7月30日“例行巡逻”中闪电收复被柬方控制多年的争议领土茄子山。 这一行动时机精准:洪森家族被曝冲突后第一时间飞往新加坡避难,柬国内舆论哗然;而泰国全民正因王室“低调示忠”氛围士气高涨。 军方收复失地却未遭国际制裁——东盟和中国保持中立,联合国反恐柬埔寨“侵略”。 泰王的不说话,实则为军方划出红线:“可展示武力,但别拖垮国家”。
洪森为何输给“不说话”的泰王?
洪森的失误在于误判泰国政治底层逻辑。 他以为揭露佩通坦批评军方会引发王室震怒,却忽略了泰王对“三方制衡”的掌控:
更讽刺的是,洪森本想借录音门打击佩通坦,却促成泰国政、军、王三方罕见团结。 当泰军在茄子山升起国旗时,柬埔寨媒体怒斥“侵略”,但泰国社交媒体刷屏的却是泰王画像——民众自发在枢密院、寺庙甚至家中参拜,将“无声庆典”转化为爱国仪式。
佩通坦穿黄衣:政治生存的密码
在宪法法院宣布停职的当天,佩通坦身披明黄色传统泰服向泰王宣誓就任文化部长。 这一举动被泰国媒体解读为“教科书级政治求生术”:黄色既是王室象征,也代表服软认错。 她迅速调整策略,搁置引发民怨的赌场合法化计划(该政策曾遭中方三次警告,导致中国游客消费额暴跌35%),转而推动“中泰文化年”和数字文化护照项目,用软实力突围。
尽管民调显示仅15%民众支持她留任,但泰王未将她踢出权力核心。 文化部长职位成为缓冲带:既能避免军方进一步清算,又为未来政治回归埋下伏笔。 有分析直言:“当总理职位悬而未决时,文化部是她唯一能掌控的战场”。
泰王的脸,真的被打肿了吗?
表面看,泰王在洪森挑衅中全程沉默,甚至生日庆典都被迫取消,仿佛“刚下拳击场,脸被打得红肿”。 但深层来看,这场沉默博弈让王室权威不降反升:
有泰国网民调侃:“过去说泰王在德国管不住老婆,现在看他稳稳管住了国家”。 从奢靡娱乐的争议君主,到危机中以退为进的政治高手,一场沉默让玛哈国王完成了形象蜕变。 而洪森,最终在泰国全民静默的黄色浪潮中,吞下了误判局势的苦果。
#最久的告白#
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配资网站炒股,中泽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