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仇晶 济南报道
9月26日上午,《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随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有关内容及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解读。
据介绍,目前,国家层面尚无特殊教育专门立法,《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属于填补法律和行政法规空白而进行的创制性立法,也是全国第一部关于特殊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八章五十八条,系统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强化资源保障与监督机制,着力推动特殊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在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方面,一是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实施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提高融合教育办学水平,接收能够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的特殊需要儿童入园。二是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加强资源教室建设,探索特殊需要学生助教陪读制度,为适龄特殊需要学生就近就便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三是支持高等学校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单独考试单独招生,提高特殊需要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
在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方面要求,一是优化特教学校布局。规定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的特教学校。设区的市应当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教学校,或者依托现有特教学校设置孤独症儿童特教部,逐步扩大招收孤独症儿童的规模。二是健全送教上门制度,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提高送教质量。三是建立县级以上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开展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入学评估、争议处理建议等工作。四是统筹成立县级以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辐射各地教研指导,为特殊教育提供支持服务。
在强化职业教育方面,一是规定职业学校合理设置面向特殊需要学生的专业,强化就业导向。二是鼓励特教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面向特殊需要学生开放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依法享受有关税费优惠。三是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学生就业前适应性培训和就业后跟踪指导,并可以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安置特殊需要学生就业。四是用人单位招收特殊需要学生就业的,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政策。
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规定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编制标准及时调整、配备特殊教育教职工,保障特殊教育发展需求。二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强化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在普通教师培训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融合教育知识,提高融合教育能力。三是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政策,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和补助制度;普通学校的教师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管理工作的,其承担的特殊教育有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在财政投入方面,一是规定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家庭提供符合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二是规定省人民政府统筹相关资金,支持特殊教育发展,适当照顾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三是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向两头延伸,除特教学校外,学前、高级中等阶段以及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均按照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四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解决小规模特教学校办学困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一百人的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一百人标准拨付;超过一百人不足二百人的,按照二百人标准拨付;超过二百人的,按照学生实有人数拨付。五是规定本省实施特殊教育,执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学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特殊需要学生,按照规定减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六是规定未按照规定标准足额拨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等资金,以及侵占、挪用特殊教育经费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表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率连续两年保持100%,率先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特殊教育。下一步,山东将在实现3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覆盖基础上,继续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支持设区的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或者依托现有特殊教育学校设置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部。指导各地严格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确保经费足额拨付到位。全省教育系统将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与贯彻实施,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见效。
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配资网站炒股,中泽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