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黄昏,珠海老城区的巷子里传来争执声。
68岁的李志远拖着行李箱从房子里走出来,邻居王婶急匆匆地跟在后面。
王婶气喘吁吁地说道:"李师傅,你这是要干什么?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
"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刘阿姨多好,人家愿意照顾你,你偏不要!"
李志远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个关心了他十几年的邻居,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王婶,有些事情不做,这辈子就没机会了。"
"那你至少告诉我你要去哪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王婶急得直跺脚。
李志远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火车票,上面印着"珠海—天水":
"我要去找一个人,一个等了我44年的人。"
这句话让王婶愣在原地。
她认识李志远十几年了,从来没见过他提起任何女人。
这个一生未婚的老空军,心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01
2025年春节刚过,珠海的天气依然温暖如春。
李志远住在老城区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房子里,两室一厅,简单朴素。
房间里最显眼的是客厅墙上那张穿军装的照片,年轻的李志远站得笔挺,眼神坚毅。
每天清晨六点,李志远都会准时起床。
洗漱完毕后,他会在厨房里为自己煮一碗白粥,配上一个咸菜。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整整二十年。
自从1995年从空军退役后,李志远就一直独自居住。
家人多次劝他再婚,组织上也曾安排相亲,但他总是婉言谢绝。
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个不近女色的怪老头。
那个春节的早晨格外冷清。
李志远坐在餐桌前,看着对面空荡荡的椅子,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孤独感。
他站起身,走到卧室里那个老旧的樟木箱前,用颤抖的手打开锁扣。
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他的军功章、退役证书,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
在最底层,有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盒子。
李志远小心翼翼地取出盒子,打开后露出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女子,扎着两条小辫,眼神清澈得就像甘肃高原上的泉水。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翠花,1981年夏,天水"。
李志远用粗糙的手指轻抚着照片,眼眶渐渐湿润。
44年了,这张照片一直陪伴着他,从年轻到苍老,从黑发到白头。
"翠花..."他轻声呢喃着这个名字,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思念和愧疚。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王婶的叫门声:"李师傅,李师傅!开门啊!"
李志远急忙将照片收好,整理了一下情绪才去开门。
王婶手里提着一袋包子,满脸关切地说道:
"大过年的,你一个人在家也不出来走走!我给你带了肉包子,趁热吃。"
李志远接过包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谢谢王婶,您有心了。"
王婶走进客厅,四处看了看,忍不住又开始唠叨:
"李师傅,你看你这房子,冷冷清清的。"
"我跟你说,楼下那个刘阿姨老伴走了三年了,人长得端正又会做饭,你们两个正合适。"
李志远摇摇头:"王婶,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不想再折腾别人。"
"什么叫折腾别人?两个老人做个伴,互相照应,这不是很好吗?"
王婶越说越激动:"你再这样下去,老了生病了怎么办?谁来照顾你?"
李志远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王婶,如果你等了一个人一辈子,你会去找她吗?"
王婶愣住了,她从来没听李志远说过这样的话。
她不解的反问道:"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瞒着我们?"
李志远没有回答,只是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外面的阳光很好,但他的心却飞向了两千多公里外的甘肃天水。
那天晚上,李志远彻夜未眠。
他坐在桌前,拿出一张信纸,想要写些什么,但钢笔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
最终,他还是没有写出一个字。
第二天,李志远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甘肃找马翠花。
02
时光倒流到1981年的夏天,那时的李志远刚刚24岁,是广东空军基地的一名优秀机械师。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派遣到甘肃天水附近的空军基地,执行为期3个月的设备维护任务。
李志远出生在广东台山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母亲勤劳善良。
1979年,22岁的李志远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空军部队的一名技术兵。
他人很聪明,对机械设备有着天生的敏感,很快就在部队里崭露头角。
那年夏天,甘肃的天空格外蔚蓝。
李志远和几个战友坐着军用卡车,颠簸了整整两天才到达目的地。
西北的风光和南方截然不同,漫山遍野的黄土高坡。
还有那些朴实憨厚的西北汉子,都让这个南方小伙感到新奇。
基地附近有个叫马家村的小村庄,村民们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清苦但安稳。
李志远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偏僻的村庄带来了一些生机。
第一次休假的时候,李志远和战友老张到村里买些土特产。
村头有个小卖部,是村里唯一的商店,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姓王。
"同志,你们要买点什么?"王大叔热情地招呼着。
老张四处张望着:"有什么好吃的土特产吗?我们想带点回去给战友们尝尝。"
正在这时,门外走进一个年轻的姑娘。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扎着两条辫子,怯生生地站在门口。
"王叔,我娘的药..."她声音很轻,但李志远听得清清楚楚。
王大叔脸色一变:"翠花,这药钱..."
姑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倒出来数了数:"王叔,我只有这些了。"
"还差三块钱,能不能先欠着?等我爹从地里回来就给您送过来。"
李志远看着她为难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同情,他走上前去:"多少钱?我来付。"
姑娘抬起头看着他,那双眼睛清澈得就像山间的泉水,里面带着惊诧和感激。
李志远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给王大叔:"给这位姑娘抓药。"
"这...这怎么行?"姑娘的脸瞬间红了,声音小得就像蚊子叫。
"没关系,救人要紧。"李志远朝她温和地笑了笑。
王大叔接过钱,给姑娘包好了药。
姑娘接过药包,对李志远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解放军叔叔,我...我一定会还钱的。"
"不用还,举手之劳。"李志远摆摆手:"你娘生什么病了?严重吗?"
姑娘的眼圈红了:"咳嗽,咳得厉害,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爹说要是再不好,就得去县里的医院。"
老张在一旁听着,忍不住说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翠花。"她声音依然很轻,但比刚才自然了一些。
从那天起,李志远就记住了这个名字——马翠花。
一个星期后,李志远又一次休假,但他没有和战友一起去城里,而是独自来到了马家村。
他告诉自己只是想看看那个姑娘的母亲病好了没有,但心里知道,他其实是想再见见她。
村头的老槐树下,马翠花正在洗衣服。
看到李志远走过来,她脸又红了:"解放军叔叔,您怎么又来了?"
李志远在她身边蹲下,看着她认真洗衣服的样子,笑着说到:
"路过,顺便看看你娘的病怎么样了。"
"好多了,昨天晚上都没怎么咳嗽。"马翠花的声音里带着喜悦:"都是您的药管用。"
李志远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糖果:"这是广东的特产,很甜的,给你尝尝。"
马翠花看着那几块包装精美的糖果,眼睛里闪着光:"这...这太贵重了。"
"不贵,就几毛钱。"李志远将糖果放在她手心里:"你尝尝看,和你们这里的糖不一样。"
马翠花小心翼翼地剥开一块糖果,放进嘴里。
甜腻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她的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真甜!比我们这里的糖甜多了!"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李志远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他们坐在老槐树下聊天,马翠花告诉他村里的生活,他告诉她外面世界的精彩。
"解放军叔叔,您家在哪里?"马翠花好奇地问道。
李志远指着南方:"广东,很远的地方,要坐很久很久的火车。"
"那里有大海,有很多很多的船。"
"大海是什么样的?"马翠花眼中充满了向往。
"蓝蓝的,一眼看不到边,海浪一层一层地打过来,就像会唱歌一样。"
李志远尽力描述着家乡的景色,马翠花也听得入了神。
从那天起,只要有休假,李志远就会来村里找马翠花。
他们在田间小路上并肩走过,在村头的小卖部里一起买糖果;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坐在老槐树下聊天。
马翠花会给他做鞋垫,一针一线都绣得很仔细。
她说这是她娘教她的手艺,希望能给他带来好运。
李志远会给她带各种小礼物,有时是糖果,有时是漂亮的发卡,有时是城里的小手帕。
那些日子是李志远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但彼此心中都明白,那份纯真的感情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有一天傍晚,马翠花带着李志远到村后的山坡上看日落。
漫天的晚霞将整个天空染成金黄色,远山如黛,炊烟袅袅。
"志远哥,你觉得我们这里美吗?"马翠花问道。
她已经开始叫他"志远哥"了,这让李志远心中甜得就像吃了蜜一样。
"美,很美。"李志远看着她的侧脸,心中涌起一阵冲动:"翠花,我..."
"嗯?"马翠花转过头看着他,眼中带着期待。
李志远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在那个年代,感情表达是含蓄的,一句"我喜欢你"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我觉得能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李志远最终说道。
马翠花的脸瞬间红得像天边的晚霞,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就像羽毛:"我也是..."
那一刻,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依。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但那份情意比什么都真挚。
03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81年的秋天来得特别早,甘肃的山野已经开始泛黄。
李志远的三个月任务即将结束,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回到广东了。
每次想到即将分别,李志远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痛。
他想过要向马翠花表白,想过要请假延长任务时间,甚至想过申请调到这个基地工作。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军人必须服从命令。
1981年9月10日,李志远接到了回广东的通知,三天后就要启程。
他坐在宿舍里,手中拿着那张马翠花的照片,心中五味杂陈。
"老李,想什么呢?"战友老张推门进来:"收拾东西了,后天就要走了。"
"张哥,你说如果一个人真心喜欢另一个人,应该怎么表达?"
李志远突然问道,老张愣了一下,然后明白过来:"你说的是那个马家村的姑娘?"
李志远点点头,没有否认。
老张在他身边坐下,叹了一口气:"老李,我跟你说实话,你们两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你是军人,以后要回广东;她是农村姑娘,离不开这片土地。"
"感情这东西,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条件。"
李志远知道老张说得对,但心中还是不甘:"可是..."
"没有可是。"老张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时间会冲淡一切的。"
那天晚上,李志远彻夜未眠,他想了很多。
想到马翠花那双清澈的眼睛,想到她为他绣的鞋垫,想到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最终,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找马翠花,要告诉她自己的心意。
9月12日,李志远最后一次休假。
他换上便装,带着一些小礼物,急匆匆地向马家村走去。
一路上,他在心中反复练习着要说的话。
但当他到达村里时,却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翠花?她不在村里。"王大叔擦着汗说道。
"她娘昨天晚上突然病重,翠花陪她去县里的医院了。"
李志远心中一沉:"严重吗?"
王大叔摇摇头:"挺严重的,吐血了。"
"翠花这孩子也是苦命,爹前年就走了,现在就剩她和她娘相依为命。"
李志远想要去县里找她,但王大叔告诉他县里有三家医院,不知道她们去了哪一家。
而且明天他就要启程回广东了,时间根本不够。
心急如焚的李志远在村里等了一天,但马翠花始终没有回来。
晚上,他坐在老槐树下,看着满天的星星,心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他从口袋里掏出小刀,在老槐树上用力刻下:"志远到此一游,1981.9.15"。
每一刀都刻得很深,就像刻在他心上一样疼痛。
刻完后,李志远在树下坐了整整一夜。
天亮时分,他听到远处传来集合的号声,知道该回去了。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村庄,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广东后,李志远立刻给马家村写信。
他在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地址,请村里的人转交给马翠花。
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却依旧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
李志远不死心,又托了当地的一个老乡帮忙打听消息。
半年后,老乡带回了一个让他心碎的消息:
马翠花母亲去世后,她嫁给了邻村一个叫赵大强的老实汉子。
听到这个消息,李志远整个人都懵了。
他锁在宿舍里整整三天没有出来,战友们都以为他生病了。
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原本开朗活泼的小伙子变得沉默寡言。
"老李,你这是怎么了?"老张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想通了。"李志远强颜欢笑:"感情的事情强求不得。"
从那以后,李志远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他拼命学习技术,拼命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为了部队里的技术骨干。
组织上多次想给他介绍对象,家里也不断催促他结婚,但他总是以工作忙为理由推脱。
1995年,李志远退役回到珠海。
政府安排他到一家国营工厂工作,但他还是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
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就是不结婚呢?
李志远从来不解释,感情就像那张泛黄的照片一样,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底最深处。
04
2025年春节过后,68岁的李志远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甘肃找马翠花。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这么多年以来的夙愿。
春节期间,李志远看到电视上播放的一个节目,讲的是一对分离了几十年的恋人最终重逢的故事。
看着电视里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拥而泣,李志远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对着镜子中满头白发的自己,不甘心的说道:
"我不能再等了,再不去找她,我们都老得走不动了。"
但对于一个68岁的老人来说,要想找到44年前的一个人,谈何容易?
李志远首先想到的是网络。
他听邻居家的大学生小王说过,现在网络上什么都能找到。
小王是个热心的孩子,听说李志远要找人,立刻答应帮忙。
他教李志远怎么使用电脑,怎么在网上搜索信息。
"李爷爷,您只记得她叫马翠花,是甘肃天水马家村的,这个信息太少了。"
小王皱着眉头说道:"现在叫马翠花的人太多了,而且马家村这个地名也很常见。"
李志远心中焦急,但他知道不能急躁:"小王,你再帮我想想办法。"
小王想了想:"李爷爷,您试试在各个网站上发寻人启事吧。"
"把您知道的信息都写上去,说不定有人看到会提供线索。"
于是,李志远开始在各种网站上发布寻人启事。
他用颤抖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键盘:
"寻找1981年甘肃天水马家村马翠花女士,时年22岁,如有知情者,请联系..."
但网络的世界对于这个老人来说太过复杂。
他发了很多寻人启事,回复的人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都是骗子或者搞恶作剧的。
看着李志远失望的样子,小王又想了个办法:
"李爷爷,您当年是军人,有没有老战友还在那边的?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资源。"
这一提醒让李志远茅塞顿开,他翻出尘封多年的通讯录,开始联系当年的老战友。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当年一起执行任务的老张。
电话接通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喂,哪位?"
"张哥,是我,李志远。"
"老李?天哪,我们多少年没联系了?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老张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李志远深吸一口气:"张哥,我想请你帮个忙。"
"你还记得1981年的时候,我们在甘肃执行任务吗?"
"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还年轻呢。"老张笑道:"怎么了?"
"你还记得马家村的那个姑娘马翠花吗?"李志远的声音有些颤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老张叹了口气:"老李,你还在想着她?这都多少年了?"
"我想去找她。"李志远说道:"我这辈子都没忘记过她。"
老张沉默了很久:"老李,我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44年了,人家早就成家了,你这样去找她,对大家都不好。"
"我只是想见见她,看看她过得好不好。"李志远坚持道:"张哥,求你帮帮我。"
最终,老张被李志远的真诚打动了。
他告诉李志远,自己有个老战友现在在兰州工作,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通过老张的介绍,李志远联系上了在兰州工作的退休干部老刘。
老刘听说了李志远的情况后,表示愿意帮忙打听。
一个星期后,老刘打来电话:"老李,我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马家村确实存在,就在天水市麦积区。"
"村子现在已经并入了一个镇,但还有很多老人住在那里。"
李志远心中一阵激动:"那马翠花呢?她还在吗?"
"这个我还在打听,需要时间。"
"不过我要劝你一句,44年了,人事变迁,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老刘善意地提醒道。
又过了几天,老刘再次打来电话:"老李,我找到马家村的村干部了。"
"他们说确实有个叫马翠花的女人,她现在一个人住在村东头。"
听到这个消息,李志远的心情五味杂陈。
"老刘,谢谢你。"李志远颤声说道:"能告诉我具体的地址吗?"
老刘把详细的地址告诉了李志远,并且提醒他:
"老李,你要去的话一定要小心,那边交通不便,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没关系,我一定要去。"李志远的语气非常坚决:"这是我这辈子最后的机会了。"
挂了电话后,李志远立刻开始准备行李。
他买了去天水的火车票,准备了一些礼品,还专门去理了发。
出发前一天晚上,李志远坐在桌前给马翠花写了一封信。
他写了很多次,撕了又写、写了又撕,最终只写了简单的几句话:
翠花,我是李志远,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44年前那个夏天?我来找你了。
第二天清晨,李志远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
邻居王婶看到了,急忙追出来询问。
当她得知李志远要去甘肃找一个44年前认识的女人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李师傅,你疯了吗?44年了,人家什么样子你都不知道,万一..."
"王婶,有些事情不做,这辈子就没机会了。"
李志远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如果她还记得我,那我这一趟就值了。"
"如果她不记得,我也认了,就此可以死心了。"
火车票是硬座,要坐30多个小时。
对于一个68岁的老人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
但李志远不在乎,他只想尽快见到马翠花。
火车缓缓启动,珠海的景色渐渐远去。
李志远坐在窗边,手中紧紧握着那张泛黄的照片,44年了,他终于要去找她了。
一路上,李志远想了很多。
他想象着见到马翠花时的情景,想象着她看到自己时的表情。
会是惊喜吗?会是尴尬吗?还是会装作不认识?
火车经过了湖南、湖北、陕西,最终到达了甘肃天水。
当李志远走出火车站时,迎面而来的是熟悉的西北风。
44年了,这里的气候一点都没变。
他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马家村。
躺在简陋的床上,李志远怎么也睡不着。
明天,他就要见到马翠花了,她还认得他吗?她还记得44年前的那个夏天吗?
05
2025年3月16日,天刚蒙蒙亮,李志远就起床了。
他在旅馆附近的早点摊吃了一碗牛肉面,然后坐上了开往马家村的长途汽车。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马家村所在的镇子。
李志远下了车,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
44年了,这里变化很大,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原来的土房子大多变成了砖瓦房。
但远山还是那座远山,天空还是那片天空。
李志远拿着地址,向村里走去。
路上遇到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农,他上前询问:"老乡,请问马翠花家在哪里?"
老农停下手中的活,仔细打量着这个陌生的老人:"你找马翠花干什么?"
"我是她的老朋友,从广东来的。"李志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哦,马翠花啊。"老农点点头:"她家在村东头,就是那排房子最边上的那一间。"
李志远心中一颤,谢过老农后继续向前走。
村东头的房子已经在望,他的心跳越来越快。
当他走近那排房子时,看到最边上的一间门口坐着一个老妇人。
李志远顿时停下了脚步,不敢再往前了,他仔细端详着这个老妇人。
而此刻,对方也许是听到了脚步声,微微抬起了头。
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44年的光阴流转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眼泪早已流出来,李志远想张嘴说话,可却只觉得自己心跳如擂鼓,砰砰砰的响着。
全身的血液都逆流到了大脑,他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老妇人穿着一件灰色的棉袄,头发已经花白。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个轮廓、那个侧影,让他的心猛地跳动着。
那双眼睛周围虽然爬满了鱼尾纹,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依然是他记忆中的样子。
44年过去了,岁月可以改变容颜,但改变不了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李志远深吸一口气,缓缓向前走去。
马翠花看见李志远的瞬间,手中的针线掉落在地。
她缓缓站起身,嘴唇颤抖着说出了一句让李志远震惊的话:
"志远...我等了你44年,我一直没有忘记你..."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李志远。
他原本以为她早就忘记了自己,原本以为她会不认识自己,原本以为她会冷漠对待自己。
但他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说她等了自己44年!
李志远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
44年的思念,44年的愧疚,44年的痛苦,在这一刻全部涌上心头。
"翠花...是你?真的是你..."李志远的声音颤抖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我来找你了..."
马翠花也哭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志远哥,你怎么现在才来?我等了你这么多年..."
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这样站在门前,相视而泣。
44年的分离,44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李志远哽咽着说道:"翠花,对不起,对不起..."
"当年我要走的时候去找你,但你娘病了,你陪她去了医院。"
"我等了一夜,最后只能走了。"
"回去后我给你写了很多信,但都没有回音,后来听说你...你结婚了..."
马翠花摇摇头,眼泪越流越多:"志远哥,我从来没有收到你的信。"
"你走后我每天都在等,等了三个月,半年,一年..."
"娘走了以后,家里人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等下去了,就把我嫁给了邻村的赵大强。"
"那你为什么说等了我44年?"李志远不解地问道。
马翠花停止了哭泣,走进屋子里。
过了一会儿,她拿出一个旧铁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
铁盒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东西:
几张包糖果的彩纸,一双绣着花朵的鞋垫,还有一些发黄的信纸。
马翠花轻抚着那些彩纸:"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糖果纸,我一张都没舍得扔。"
"这双鞋垫是给你做的,但一直没机会送给你。"
"这些信纸,是我这些年写给你的信,虽然不知道往哪里寄,但我还是写了。"
李志远颤抖着拿起那双鞋垫,针脚依然整齐,花样依然清晰。
44年了,她竟然一直保存着这些东西。
"翠花,你真的等了我44年?"李志远的声音几乎是呢喃。
马翠花擦着眼泪说道:"虽然嫁给了老赵,但我心里一直想着你。"
"老赵是个好人,对我很好,我也尽了妻子的本分。"
"但是志远哥,我心里一直有个角落是属于你的,谁也代替不了。"
李志远从怀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照片:
"这是你当年留给我的唯一纪念,44年来我一直带在身边。"
马翠花接过照片,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眼中又涌起泪水:"志远哥,我们都老了..."
李志远看着她满头的白发,心中涌起无限的怜惜:
"是啊,我们都老了,如果当年我勇敢一点,如果当年我......"
"不要说如果了。"马翠花打断了他:"能再见到你,我已经很满足了。"
06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马家村的每一个角落。
李志远和马翠花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就像44年前一样并肩而坐。
"翠花,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李志远关切地问道。
马翠花看着远山,缓缓说道:"老赵对我很好,虽然家里穷,但他从来不让我受委屈。"
"我们有一儿一女,现在都在外地工作,老赵五年前得了癌症。"
"他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他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个人,让我以后要为自己活。"
说到这里,马翠花的眼圈又红了:"老赵是个好人,我对不起他。"
李志远握住她的手:"不,你没有对不起他。"
"你尽了妻子和母亲的本分,已经很了不起了。"
马翠花的手很粗糙,布满了老茧,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但对李志远来说,这双手依然是世界上最美的。
"志远哥,你这些年一个人过,一定很孤单吧?"马翠花心疼地看着他。
李志远点点头:"孤单,很孤单,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你。"
"组织上给我介绍过很多对象,家里人也催过我结婚,但我总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那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李志远苦笑道:"工作,读书,看电视。"
"有时候梦见你,醒来后枕头都湿了;有时候想要忘记你,但越想忘记越想得厉害。"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都带着泪光。
"志远哥,你还记得那棵老槐树吗?"马翠花指着村头的方向。
"记得,我在上面刻了字。"李志远点头:"不知道还在不在。"
"在呢,一直在。"马翠花站起身:"我经常去那里坐坐,看看你刻的字,走,我们去看看。"
两个老人慢慢地向村头走去,夕阳西下,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老槐树还在那里,虽然比44年前更加粗壮,但依然枝繁叶茂。
李志远在树干上找到了当年刻的字:"志远到此一游,1981.9.15"。
字迹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出来。
"这么多年了,字还在。"李志远抚摸着树干,心中涌起一阵感慨。
马翠花靠在树旁:"我经常来这里,有时候用手指描一描这些字。"
"每次心里难受的时候,我就来这里坐坐,想象你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听到这话,李志远心中一阵酸楚。
他转身拉住马翠花的手:"翠花,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马翠花摇头:"不,我要谢谢你。"
"如果没有那个夏天,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的人生就太平淡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翠花,我..."李志远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志远哥,44年前你没说出口的话,现在还想说吗?"马翠花主动问道。
李志远深深地看着她,然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翠花,我爱你。44年前爱你,现在还爱你。虽然我们都老了,但我的心没有老。"
马翠花眼中涌出泪水:"志远哥,我也爱你,爱了44年,从来没有变过。"
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夕阳下相拥,44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他们没有年轻时的激情,但有着比激情更深刻的东西——那是经过岁月沉淀的真爱。
"翠花,现在我们都自由了,你愿意跟我回广东吗?"李志远轻声问道。
马翠花摇摇头:"志远哥,我不能走。"
"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儿女在这里。而且我们这个年纪了,还要什么名分呢?"
"那我就留在这里陪你。"李志远坚决地说道:"哪里有你,哪里就是我的家。"
"傻瓜,你在广东有房子,有退休金,在这里能干什么?"
马翠花笑着摇头:"再说,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李志远想了想:"那我们保持联系,我经常来看你。"
"现在交通方便了,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
"好,那你要经常来。"马翠花擦去眼角的泪水:"我会一直等你。"
夜幕降临,村里开始亮起灯火。
李志远要回镇上住宿,马翠花送他到村口。
"志远哥,明天你还来吗?"马翠花不舍地问道。
"来,我还要再待几天。"李志远握着她的手:"44年没见了,怎么能这么快就走?"
马翠花眼中闪着光芒:"那我明天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面条。"
"你还记得吗?当年你说最喜欢吃我做的面条。"
"记得,当然记得。"李志远笑道:"你做的面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别。
李志远坐在回镇上的车里,回头看着马翠花站在村口挥手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44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她,终于见到了她,终于对她说出了那句"我爱你"。
虽然他们不能像年轻人一样重新开始,但至少他们知道,彼此心中都有对方。
这就够了,真的够了。
回到旅馆,李志远拿起手机给珠海的邻居王婶打电话。
"李师傅,你到了吗?找到那个人了吗?"王婶急切地问道。
"找到了,王婶。"李志远的声音里带着喜悦:"她一直在等我,等了44年。"
"天哪,这是真的吗?"王婶惊叹道:"那你们现在怎么办?"
李志远看着窗外的星空:"我们都老了,但心还年轻。"
"她说她会一直等我,我也会经常来看她。王婶,有些感情是时间带不走的。"
挂了电话,李志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44年的思念终于有了结果,44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应。
虽然他们不能回到过去,但至少他们拥有了彼此。
在那个遥远的村庄里,马翠花也躺在自己的床上,手中握着那张泛黄的照片。
44年了,她的志远哥终于回来了。
虽然他们都满头白发,但那份爱依然纯真如初。
明天,他们还会见面;后天、大后天,他们还会继续这份迟到了44年的爱情。
时间或许残酷,但真爱永恒。
在甘肃的夜空下,在广东的思念中,这个关于等待和坚守的故事,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有结果,但这份爱情,值得等待44年。
三个月后,李志远在珠海的家里收到了一个包裹,是马翠花寄来的。
包裹里有一双新做的鞋垫,绣着喜鹊登梅的图案,还有一封信:
【志远哥,这双鞋垫是我重新给你做的,希望你穿了健康平安。
村里的槐花开了,很香很香,就像你来的那年一样。
我每天都会去那棵老槐树下坐坐,想想我们重逢的那个黄昏。
儿女们知道了我们的故事,都很支持我。
他们说,能有一份这样的感情,是我的福气。
下个月我想去广东看看你,看看大海是什么样的。
44年前你说大海蓝蓝的,一眼看不到边,我一直想见识见识。】
李志远读完信,眼眶又湿润了。
他立刻给马翠花打电话:"翠花,我去机场接你。这次你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些日子。"
马翠花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好,我这次要住一个月。"
"志远哥,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是不是?"
"是的,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李志远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余生很长,我们慢慢来。"
电话那头传来马翠花爽朗的笑声,就像44年前那个夏天一样清脆动人。
有些爱情会随时间消逝,但有些爱情却会因为时间的沉淀而更加醇厚。
68岁的李志远和66岁的马翠花,用44年的等待诠释了什么是真爱。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不会因为分离而消失。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快餐式爱情的社会,他们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真爱的方向。
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配资网站炒股,中泽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